首页 资讯 正文

工业强基、农业提质,通州区东社镇“产业兴镇”扛担当

体育正文 50 0

工业强基、农业提质,通州区东社镇“产业兴镇”扛担当

工业强基、农业提质,通州区东社镇“产业兴镇”扛担当

一边是逐鹿高端的(de)“智造”企业,一边是蔬果满棚的现代农业示范中心(zhōngxīn)。6月5日,“奋进的通州”融媒新闻行动走进东社镇,先后参观莱士达光电(guāngdiàn)、华新环保、正大景瑞农业示范中心和开心农场·耕读公社,感受这里以“产业兴镇(xīngzhèn)”为核心,在(zài)工业强基、农业提质、三产融合等方面高质量发展的奋进态势。 东社(dōngshè)镇地处通州区东部,东临通州湾(wān)海港,南依南通新机场,辖区有3个高速口,已基本形成现代纺织产业转型升级(shēngjí)区、环保设备特色产业发展区、装备制造创新集聚区、农产品加工融合示范区“四大联动(liándòng)区”。近年来,东社镇抢抓交通区位和战略机遇的“窗口期(chuāngkǒuqī)”,紧紧围绕“三链(liàn)融合”策略,利用产业链精准补链、服务链全程护航、人才链双向赋能,让项目增长如雨后春笋,让发展动能如春潮涌动。 走进华新环保公司生产车间,工人(gōngrén)们忙而有序,锻造着各类非标环保设备。公司总(zǒng)经理助理瞿小波(qúxiǎobō)介绍,经过60多年发展,华新环保已从一家镇办企业(qǐyè)蜕变环保设备专业制造的“佼佼者”,承接全国大中型污水处理厂总承包项目,幷获得业内一致肯定。作为东社镇的龙头企业,也(yě)是全区智能装备产业链中的链主企业,已在新三板创新(chuàngxīn)层挂牌。 东社镇镇长魏佳喜介绍,该镇围绕环保设备、装备制造(zhìzào)龙头“链主”企业的(de)产业链上下游,用好以商引商、以链引商、联合招商、资本招商等(děng)方式,今年以来多次前往上海、南京(nánjīng)、苏州等地,锁定了一批优质项目信息,通过“强链补链延链”持续放大集群效应,以精准(jīngzhǔn)培育智能制造、环保装备等产业集群,彰显东社特色。 目前,东社镇有各类企业及经营主体1600多家(jiā),覆盖纺织、环保设备(shèbèi)、装备制造、建筑、服务等门类。目前有45家规模(guīmó)以上工业企业,其中国家级高新(xīn)技术企业19家,国家级“专精特新”小巨人企业1家,新三板上市企业1家。 东社镇作为农业大镇,在设施蔬菜领域荣膺全国“一村一品”示范村镇。记者(jìzhě)在正大景瑞农业示范中心看到,青椒、黄瓜、番茄等(děng)蔬果(shūguǒ)已进入成熟期(chéngshúqī),摘下一颗青椒,品尝一口鲜嫩多汁,这些蔬果将在不久后出现在商超和餐桌上。依托现代化栽培技术,景瑞农业在节水节肥(jiéféi)、劳动量少、无连作障碍、高产优质等方面优势显著。 近年来,东社镇紧扣“省级农业(nóngyè)产业(chǎnyè)园引领,特色果蔬基地打造(dǎzào),休闲农旅线路串联”的特色产业定位,持续打造以“东社禧农”公共品牌为主(wéizhǔ),东平芦笋、富硒草莓、成稀大米、黄金瓜等(děng)品牌持续畅销,带动本镇农民持续增收,为全镇乡村产业振兴和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引入“源头活水”。 与此同时,围绕开心田园生态农场和东平(dōngpíng)芦笋研学基地,推出“农耕(nónggēng)体验+科普教育”“非遗手作+文化探秘”等(děng)自然主题亲子游、研学游,深化(shēnhuà)产业融合,推动“种植+加工+销售”一二三产融合,支持富硒草莓、芦笋等特色农产品的深加工,开发草莓酱、芦笋茶、芦笋酒等衍生(yǎnshēng)产品,结合农文旅点位伴手礼的销售,提升农产品附加值。 东社镇党委书记黄页舟说,东社锚定(máodìng)“产业兴镇”核心,在转型升级中持续积蓄发展动能,将紧扣“融入主城发展、打造特色板块”目标(mùbiāo),深耕“产业提质、城乡提优、民生提标”三篇文章,始终以“奔跑者”的(de)姿态,深度融入全区“争当全市(quánshì)高质量发展排头兵”的战略布局,精准(jīngzhǔn)锚定自身定位,主动扛起使命担当。 扬子晚报(yángziwǎnbào)/紫牛新闻记者(xīnwénjìzhě) 朱亚运 通讯员 吴欣欣 陈陆镐 王丽华
工业强基、农业提质,通州区东社镇“产业兴镇”扛担当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